近年来,津信公司抓实抓细降本增效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五小”成果的申报和技术推广工作充分激发基层活力,营造了“全员参与、降本增效”的良好氛围。这些改善案例的中,无不蕴含着基层员工的智慧与情怀。
需求导向,创新团队显担当
“要海龙创新工作室”是津信公司一个年轻的创新团队,近年来,这个团队坚持客户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团队充分协作,解决了几十项生产和现场服务中的难题。2020年,为了满足客户出厂前对转辙机整机配线检测全覆盖的需求,要海龙和他的团队联合产品检验部成立工作小组,加班加点研究方案,通过不懈的查新、借鉴以及上百次模拟实验,最终研制出ZD6转辙机配线检测仪,实现了配线检测全覆盖,保证了配线准确率为100%的目标,赢得用户的好评,同时提升了检验效率,为公司生产环节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宝刀不老,党员带头提成效
津信公司转辙机线把的加工数量每月可达上千把,线把的下线、线环绕制、成型等所有工序全部由电装车间人工手工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党员齐正、赵居祺发现这一问题后主动请缨,决定成立项目组制作自动化线环成型机。经过现状调研、方案论证以及一次次的试验,自动化线环成型机的样机终于在车间亮相,自动化线环成型机不仅能实现自动绕线、自动进线、成型、连续作业、间隔时间调整等自动化功能,还能节省原料,实现了降成本、提效率双重效果。
“五小”不小,提质增效真是宝
在公司的很多“五小”成果,闪烁着来自基层员工的智慧,这些看起来小的“小发明”、“小改造”,却为生产工作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员工刘新河、王乐忠等人主动设计并制作的半自动化销轴探伤工装,极大地改善了销轴手动探伤工作效率低、检验质量不好保障、员工劳动强度大大的问题;机械加工车间加工中心班组制作的垫板铣夹具,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员工张小燕、赵月等人利用废弃包装物将工具箱进行了目视化定置管理,杂乱无章的工具箱转眼变的整齐有序,避免了时间浪费和空间浪费......这些成果或提高了效率,或保证了质量降低损失,或降低劳动强度,收效显著。
发展为上,效益为先。降本增效就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津信公司的每个人都在路上,时刻为实现效益最大化而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