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传来喜讯:津信公司将参与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扩能改造工程,将为本次改造子项目之一的格拉段提供道岔更换及信号系统服务。这是津信公司继2006年参建青藏铁路后,连续多次书写雪域天路传奇!
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是国家西南部战略规划的重点项目,本次电气化改造工程覆盖青藏铁路格拉段正线长1136.338公里、除拉萨站外的其余32处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延长至850米,并对安多、那曲、当雄3处车站客运设施改造,以满足动车组列车停站需求。线长点多,施工改造技术难度很大,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在得知格拉段改造后,津信公司精准定位,时刻践行“一切满足用户要求”理念,绷紧“战疫情、保供货、两手抓、两手硬”这根弦,研发经营“提前布局”、班子成员“亲盯紧抓”、管理干部“添乘一线”,有效确保了研发、生产、供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已圆满完成青藏铁路格拉段道岔更换及信号系统改造项目转辙机及配套安装装置和电源屏第一批生产任务,并通过格尔木电务段技术人员厂验。
天津经营中心与天津分院精心谋划,提前布局,及时了解青藏铁路公司对工程项目的期望,了解客户需求,根据掌握信息,津信公司迅速组织电源项目部、制造部、物资部联合确定了初步方案并对零部件进行对标梳理,根据情况采取了设计优化、设计选型、价格谈判、寻求新供方等多项措施,提前预投,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供货进度。同时,客户方也给予积极的配合,在天津仍处于疫情反弹期时,安排了4名专业工程师到现场验收。
5月份,正值订单旺季,津信公司生产订单大幅攀升,形势喜人。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制造部总体谋划,各计划调度员积极联系技术部门,确定方案及特殊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安排,制定格拉项目进展情况跟踪表,保证各环节同频共振,为满足用户急需努力拼搏,奉献自我。
预备党员不“预备”,物料保供有力量。安全环保部部长卢红艳,是一名预备党员,自疫情开始,就一直负责园区内的所有防疫工作,为园区内“零感染”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她得知公司正在为青藏铁路格拉段供货,但因疫情原因零部件不能及时运送至交货而延期时,她主动作为,冲锋在前,积极联系东丽区工信局与北辰区工信局进行协调沟通,为公司所急需的物资办理通行证,联系环境检测机构给货物发出前做核酸检测准备工作,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为产品发货“护航”。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自5月17日起,公司各党支部需每天派出至少4名人员,全天下沉一线,促生产、保进度。机关一、机关二、天津分院、生产采购、生产保障、质量安全6个党支部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员工进行义务劳动。尽管“添乘人员”都是平时做管理工作的,但动起手来也丝毫不马虎,你拧螺丝我组装,干劲十足,个个都沉浸在劳动的快乐中。截止目前,已累计服务200余小时。
疫情无情人有情,凝聚力量向前行。在生产任务饱满的情况下,津信公司各生产车间迅速响应、周密部署,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负责单件生产的机械加工车间,认真测算生产能力,找出下料、焊接、折弯、热处理等瓶颈工序,机械加工车间决定“往前赶”,自我加压,实施应急生产。抽调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补充铆焊工段,热处理工段实施三班倒,中青年人担当早班,年青主力上中班,两位老师傅值守后半夜,真正达到了生产能力大幅提升、错峰用电节约成本支出的目的。“马乡站、江克栋站、安多站、当雄站、布强格站、雁石屏站6站”是津信公司电装车间首批负责供应电源屏的车站,自接到生产任务后,电装车间迅速组织,主动对接设计人员和采购部,提前确认部分元器件及导线,确认机架大约进厂时间。经过5天的赶工,截止5月20日,6个站的电源屏生产任务已组装完成。负责转辙机装配的组装车间全力以赴加班加点保进度。为了提高效率,保证按时发货,津信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柏峰多次与生产采购党支部到组装车间进行帮促生产劳动,在生产采购党支部和组装车间的共同努力下,为按时供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截止5月23日,物流中心已经完成了发运准备工作,第一批产品在5月25日将按计划发出。
抢干格拉段“检验人”的速度与情怀。受疫情影响,组装检验站、电装检验站有部分员工因核酸大筛不能到岗,检验站到岗员工充分协作保证格拉段转辙机、电源屏产品的检验工作。本月退休的刘建新,坚守在岗位上度过了自己的50岁生日,站内因为核酸大筛人员紧张,即使是临近退休的最后几天,她也仍坚守岗位挑起大梁,格拉产品随工卡上一个个“刘建新”鲜红的印章,印着她对企业一如既往赤诚的热爱,也是纪念她几十年职业生涯圆满收官的最好印记。看着格拉线电源屏一台台顺利打包,年轻的站长董建冲也松了一口气,这名接手刘建新成为新站长的“80后”,经过磨砺已经成为检验工作独挡一面、能默默调度好站内工作新的带头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格拉产品的产线上,绘就着津信精神不断传承的最美画面。
16年前,这条铁路的开通举世瞩目,津信公司参与建设,为项目开通倾注心血;16年后的今天,这条线路迎来了扩能改造,津信公司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强化工艺流程,严控质量关,为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项目建设,更为复兴号动车组首次进入西藏地区而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