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里最艰苦的几个一线岗位,铆焊工属于其中。盛夏30℃以上的高温环境里,挥汗如雨,这是这个工种的工作常态。
游走的天车;耀眼的电焊弧光;金属的撞击声;金属被火焰切割时的响声。这是多年来他每天的工作环境。然而,在这样艰苦的岗位上,机械加工车间焊工吴汉杰,用27年的时光,践行着一名退伍老兵在平凡岗位奋斗与坚守的初心。他曾多次荣获公司级和集团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退伍不褪色,爱岗务实勇担当。自1996年工作以来,他坚持退伍不褪色,27年间,一直在最艰苦的驼峰工区从事铆焊作业。无论是严寒冬日,还是炙烤夏日,吴汉杰始终坚守岗位,保持初心。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踏实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诠释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1年8月,正值伏天,津信公司试制加工的降噪制动梁进入疲劳试验阶段。试验用降噪制动梁长度达到2.4米,每个工件包含4条长焊缝,焊接的难度大大增加。在时间紧、任务重、工序多、减少变形等难题下,时任班组长的吴汉杰带领骨干成员组成“突击队”,从气割下料、修整焊渣、调整直线度到组焊工序,突击队成员在温度34度和湿度60%的环境下,来回翻转工件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焊接变形。经过连续抢干3天,确保了工件按时完成,为后序生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在面对紧急生产任务,吴汉杰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2021年为保障株洲北、六盘水、江村编组场所需缓行器,匈塞铁路项目所需安装装置,吴汉杰带领铆焊班抢任务,为确保产品发货作出积极的贡献。2022年春节期间,为保障济莱线、京唐线、福州地铁和杭州地铁生产进度,车间统筹安排,开启应急生产模式,他又带领铆焊班组,主动放弃休假时间,大年初四就紧张的投入到生产制造中,有效缓解了生产瓶颈,全力保障了顾客急需。
树牢安全理念,为降本增效出良策。吴汉杰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质量安全意识,他总是嘱咐班组员工“认真点,看好尺寸,别出错,质量第一”。正因为他的认真负责,让班组员工避免了很多错误,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消除了质量隐患。在安全生产方面,吴汉杰同志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密切关注乙炔、丙烷和氧气等易燃易爆品的安全存放,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点及时进行更换或改进。他在班组安全管理方面一丝不苟,在现场管理方面,要求工件必须码放整齐,时刻提醒班组员工“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无安全生产事故和工伤事故。他自制气瓶防护装置,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了多年未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和工伤事故。
在降本增效工作方面,吴汉杰同志积极参与“党员工程”“党员挑大梁”等实践活动。他开动脑筋,为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出实招。2022年,他根据工件结构特点,不断优化火焰切割下料排版编程,最大程度的提高材料利用率,钢板节省12万元。他对边角余料进行再次利用,制作成可搬运较大较重零件的托盘,相比塑料、木制托盘,吴汉杰焊接的托盘更加结实耐用、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为工位器具成本节省了6万元。目前,该托盘已广泛应用于公司的物料周转当中。
离岗不离责,薪火相传育匠人。2017年,吴汉杰查出患有一型糖尿病,身体一下暴瘦20多斤,他“轻伤不下火线”,从未因身体原因耽误生产任务,他经常说“没事的,我身体还挺得住,别耽误生产进度”。2023年,他查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因身体原因,他不得已离开多年坚守的工作岗位,调往驼峰工区工具室工作。他继续发挥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快速熟悉各种工具类别和工作流程,坚持做到工具、量具、刀具规范办理出入库手续,码放整齐、定期盘点,做到账物卡一致,保持库房干净整洁。他牵头立项驼峰工区生产现场管理提升“党员工程”,带领志愿服务团队加强驼峰、铆焊工区现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工装、工位器具等日常管理,规范码放、标识清晰、账实相符、定期保养,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吴汉杰同志坚持离岗不离责,一如既往的参与做好铆焊工区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继续发挥自己的宝贵工作经验和“余热”,他通过党员“师带徒”传帮带方式,把自己多年来的焊接经验、班组管理经验、安全生产及现场管理经验无私传授给铆焊工区青年职工,先后为铆焊班组带出了陈旭、黄龙、李文腾、程伟等一批青年生产骨干。吴汉杰同志以自身严谨认真的敬业精神和拼搏奋斗的实干作风影响着班组全体员工,为完成公司年度生产任务指标做出积极贡献。